木蘭圍場位于北京的東北部,南臨京津,北倚遼蒙,既是一座連結華北、東北、西北的區域性中心城市,也是地處國家重點開發開放區環渤海、環京津經濟圈內具有開發潛力與合作魅力的熱點開放城市。 素有“紫塞明珠”美譽的承德,是國家首批確認的“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文化資源稟賦獨特,歷史底蘊深厚,具有發展文化產業的比較優勢和極佳條件。 1994年,承德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為世界文化遺產。而作為整個承德避暑山莊景區中極具重要性的組成部分之一,御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的旅游及文化價值也日漸受到了各界關注。 御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是承德避暑山莊外八廟的一個分區,位于承德市木蘭圍場壩上地區,風景區總面積1000平方公里,海拔1230米至1820米,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型高原氣候,年平均氣溫為5攝氏度。風景區東部、北部與塞罕壩森林公園相連,西部與內蒙古多倫縣接壤,南部與圍場縣御道口鄉毗鄰。風景區內有河北省目前保存完好的原始草原70萬畝,濕地20萬畝,天然林10萬畝,人工林50萬畝,淡水湖21個,山泉47處,大小河流13條,其中小灤河貫穿景區南北,是灤河的重要水源。風景區有植物50科659種,野生動物100多種,山野珍品幾十種,具有典型的生物多科性。 御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旅游資源極為豐富,神仙洞、桃山湖、月亮湖、百花坡、大峽谷、龜山等自然景觀令人嘆為觀止。清茶館、翠花宮、御泉、敖包山、練兵臺、古御道、壓岱山、天梯梁等人文景觀蘊含著深厚的皇家文化內涵,曾是清朝康、乾年間的皇家避暑、狩獵勝地,木蘭圍場七十二圍中有六圍在此,即:第五十四圍,滿名為“搜集”(意為腰胯之山);第六十四圍,蒙語為“永安拜色欽”(意為河源的沙地);第六十六圍,滿名為“巴顏莽喀”(意為富饒的山岡);第六十七圍,蒙語為“崆郭勒鄂博”(意為危險的石堆);第六十八圍,蒙語為“啊魯布拉克”(意為山陰之泉);第六十九圍,蒙語為“鄂勒哲依圖扎罕”(意為白色的吉祥之河)。據史料記載,木蘭圍場歷經清代140年,康、乾、嘉三帝到圍場92次,每次外圍狩獵均在本區內留下耐人尋味的典故。置身此地,令人不由得回想起清朝八旗子弟設圍采獵的隆隆戰鼓,烈馬嘶鳴以及弓劍琴音,回想起當年“獵士五更行,千騎列云崖”的壯觀場面。景區內有金蓮花、干枝梅、黃花、壩上白蘑的極品雞爪蘑、大黃、狍子、野豬、馬鹿、黃羊、百靈鳥、松雞、山雞、天鵝、大雁、灰鶴、細鱗魚等眾多的野生動植物。 這里四季分明,春夏綠草如茵,山花爛漫;秋季層林浸染,野果飄香;冬季銀裝素裹,玉樹瓊枝。特別是夏季,氣候涼爽,空氣清新,游人來到千里草原上,展現在眼前的是藍天白云,青山碧水,綠樹紅花,牛肥馬壯。仰望藍天,雄鷹展翅翱翔;俯視碧水,群魚盡情嬉戲。加之熱情好客的牧民,風味獨特的壩上小吃,使游客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紛紛贊譽這里為水的源頭,云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異獸的天堂。經過多年的發展,景區已經成為人們草原觀光、觀鳥、騎馬、垂釣、游船、篝火娛樂、越野賽車、科考探險、休閑度假、開會以及滑冰、滑雪、狩獵、攝影、繪畫等生態旅游的絕佳去處。正因如此,風景區的旅游資源被國家旅游規劃部門評定為一等一級資源,命名為“承德木蘭圍場御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2002年河北省人民政府還在風景區內建立了一個30萬畝的自然保護區對重點資源實施嚴格保護。 御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雖處在壩上地區,卻居于“北京—承德—圍場—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御道口牧場—豐寧—北京”黃金旅游線中段。交通方便,距北京僅400公里,距承德僅237公里,距圍場僅105公里,有二級公路直通景區,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齊備,并以總場小城鎮為中心,建有較高接待水平的度假村、賓館30多家,擁有4000多張床位,完全可以滿足游客的需要。特別是2007年國家實施了111線國道圍場至牌樓段改造工程,原來的路面由寬6米拓寬為12米,并且以隧道代替途中道壩梁盤山公路,由圍場至御道口牧場行車時間僅1小時左右。 目前,御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已被評為國家AAAA級風景區,并在2007年首屆中國旅游論壇上被授予“中國優秀旅游景區”榮譽稱號,同時被評為“旅游質量信得過單位”“中國十佳森林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國自駕車旅游品牌百強景區”,并成功開發了桃山湖、月亮湖、太陽湖3個主要景點。景區旅游門票管理實行一票通,年接待游客達20萬人左右。 客人旅游,到達風景區多在下午,稍加休息后即可在總場就近進行漂流、滑沙、騎馬、開自駕車、開草地摩托等娛樂項目,次日到各景點進一步游玩,每日用餐可品嘗當地特有的手把肉、鮮如意、鮮白蘑、肥羔羊、風干牛肉干、鮮牛奶、大黃、黃花油渣餡水餃、莜面窩子等美食。晚上可圍繞熊熊燃燒的篝火跳起歡快的安代舞,在朗朗的星空下投身于茫茫的草原懷抱中一展歌喉,欣賞滿蒙風情節目表演,仰望滿天五彩繽紛的焰花,肩披著美麗的蒙古姑娘獻上的潔白哈達,就著油黃噴香的烤全羊,豪飲馬奶酒,寵辱皆忘,一醉方休。 御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不僅自然風光迷人,而且具有深厚的皇家文化內涵,旅游開發前景廣闊。近年來,御道口牧場的旅游開發越來越受到上級領導的重視,特別是今年河北省提出打造環京津休閑旅游產業帶的發展戰略后,河北省和承德市的主要領導多次就旅游工作親自帶隊到御道口牧場進行調研。7月28日,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長楊崇勇就加快推進環京津休閑旅游產業帶建設,到承德市圍場縣壩上調研,考察了御道口牧場的太陽湖和月亮湖,認為壩上草原自然生態和人文旅游資源非常好,“作為中國人,不到壩上看看,會感到遺憾。”楊崇勇說。同時,他指出,應把壩上草原休閑旅游產業發展作為河北省環京津休閑旅游產業帶的建設重點予以支持、推進。9月6日至8日,承德市原市委書記艾文禮帶領承德市和圍場縣的有關領導到圍場縣壩上就現代旅游業進行了調研。艾文禮對御道口牧場太陽湖新建成的高標準木屋、桃山湖正在建設的汽車營地和月亮湖沿途風光十分贊賞,在調研會議上著重對御道口牧場的旅游發展進行了部署。承德市主管旅游工作的副市長賈玉英也明確表示,今后承德市政府要大力支持旅游業發展,而圍場縣壩上旅游投資重點要向御道口牧場傾斜,要重點打造御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 面對河北省政府“打造環京津休閑旅游產業帶”發展戰略和河北省、市各級領導對御道口牧場旅游業的高度重視給御道口牧場旅游業發展帶來的大好機遇,御道口牧場深受鼓舞,決心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積極謀劃,超前籌備,將在未來的2009年、2010年兩年時間里爭取旅游開發的重大突破,其中著重實施“12244511工程”——對旅游業進行一次重新定位。按照河北省委、省政府打造環京津休閑旅游產業帶的要求,轉變傳統觀念,扭轉固有認識,充實嶄新理念,由單純的生態觀光旅游向生態休閑度假旅游轉變,把御道口牧場打造成環京津休閑旅游產業帶的最佳休閑度假目的地。 做好兩項規劃,一是全場旅游開發總體規劃,二是內部各景區的詳細規劃,規劃原則是高起點、強特色。重點建設兩個接待中心,即:(1)加快總場部旅游度假接待中心建設,使旅游接待相對集中。2008年完成總場部旅游文化中心廣場和特色一條街的規劃、設計,2009年建成投入使用。2009年開工建設三星級以上酒店2至3處,開工建設外環路、湖濱路、林園路。同時,進一步完善排污管網,積極謀劃污水處理。(2)進一步建設太陽湖旅游輔助接待中心。在現有接待設施的基礎上,通過借鑒和改進,再建設2至3座高標準木屋,完善太陽湖木棧道等旅游設施。 突出4條旅游廊道建設,即總場部—月亮湖,總場部—桃山湖、大峽谷,總場部—天梯梁,總場部—練兵臺。2009年重點建設總場部—月亮湖旅游廊道,硬化旅游道路30公里,謀劃設計大型停車場、觀光電瓶車,形成旅游環線,游客進入廊道,統一乘車觀光。對另外3條廊道積極謀劃,力爭2010年全部投入使用。 著力打造四大景區,即桃山湖景區、大峽谷景區、天梯梁景區、練兵臺景區。2009年完成四大景區的詳細規劃,2010年力爭完成包裝,投入運營。 落實5個重點項目,一是滑雪場項目,按照建設距北京最近、檔次最高的標準2008年完成設計,2009年開工建設并力爭試運營,2010年正式投入使用。二是高爾夫球場項目,2008年11月底前完成設計,2009年5月開工。三是皇家國際狩獵場項目,2008年完成項目區域的圍欄封閉,并于年底前完成規劃設計,2009年開工。四是汽車俱樂部營地項目,2008年完成部分主體建設,2009年基本建成。五是草原體育運動基地項目,2008年完成規劃設計,2009年開工。 另外,積極謀劃一批旅游項目,如冰雪越野、山地車、越野、特種飛行器、御道行宮、稻谷屋、具有滿族風情的度假別墅區等,力爭有實質性進展。 挖掘一種皇家文化內涵,以御道行宮項目開展讓游客“當一回皇帝”、以練兵臺項目設置行營大帳和仿真兵馬俑開展讓游客“當一回元帥”的體檢性活動。 圍繞木蘭圍場七十二圍中在御道口牧場的六圍,搜集整理關于御道口的傳說、典故,出版書籍,設碑立牌進行介紹,能仿造當年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