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記載著歷史,對于我們研究歷史有很好的幫助,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寺廟有很多石碑、石獅、石像等重要石質文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為的損壞,風化,使這些文物破壞嚴重,據悉近期,有國家撥款2200萬元,針對于部分損壞嚴重的石碑、石獅、石像進行搶救性恢復。 相關知識: 世界文化遺產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在建造過程中使用了大量以承德當地砂巖、凝灰巖為主的石質材料,制作了大量碑刻、石獅、石像、須彌座、塔基、欄板等諸多類石質雕刻品。這些石質文物精美華麗、數量龐大,以石刻形式記錄了清代一些重大歷史事件和史實,充分體現了清王朝鼎盛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文化內涵和高超的藝術水平,堪稱中國石刻中的瑰寶,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宗教和科學價值。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石質文物多為不耐風化的火山凝灰巖類石質,距今已有兩三百年的歷史,特別是完全暴露在露天的石質文物,經過長期的風吹、日曬、雨淋、凍融、干濕交替影響,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表面污垢、生物侵害、缺失、裂隙、粉狀剝落、碑刻字跡模糊等現象,大量石質文物殘損嚴重,急需搶救性試驗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