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洞在御道口牧場東面,距牧場場部大約17公里。因為偏離牧場——塞罕壩機械林場這條主干線,平常日子游客不多,只有那些喜歡尋幽獵奇的攝影人不時光顧這里,并常有一些意外的驚喜和收獲。 據老人講,神仙洞這地方確實有個大山洞,但洞不大,也不怎么出奇,也不知怎么出奇,洞前邊有一塊像農家土炕一樣的平臺,很平坦,站在上面可以像觀禮臺一個的俯視四周的風景。洞里住過哪路神仙已無人知曉,但因有了這個緣故,神仙洞外面的一個牧點也便順理成章地叫了神仙洞村。 神仙洞村有20幾戶人家,都是牧場的職工,以放牧為主,有屬于自家的馬群和羊群,看上去與決普通牧民沒有什么區別,樸實,憨厚,待人熱誠。遇有遠來的游客、攝影人前去找水喝或想吃頓“農家飯”,他們會像接待貴客一樣給予熱情的接待,令人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神仙洞是如意河的發源地,南北兩面是逶迤起伏的沙山,坡度平緩,漫崗迂回,覆蓋著散散落落的榆樹和連綿成片的白樺樹,樹齡大多五六十年,也有一些數百年的老榆樹,盤根錯節,枝杈騰挪,踔厲風發,別有一種攝人心魄的神采!彎彎曲曲的如意河就從南北兩山之間流過,河兩岸形成狹長的濕地,上面布滿密密麻麻的“塔頭墎子”,夏天長滿青蔥的水草,冬天則成為一個個渾圓晶瑩的雪包,早晚的時候,在太陽的斜射下,每一個明亮的雪包后面都投有一片淡藍色的陰影,煞是美麗! 在這片遠離塵囂的土地上,牧民是理所當然的主人,自由自在的馬、牛、羊群同樣是這里的主人,它們在清澈的河邊飲水,在林間樹隙中穿行,在綠草如茵的牧場上覓食,在背風向陽的山坡上反芻休憩……這些日復一日的生活場景,在遠方客人眼里無一不是絕佳的風景,總能觸動那些興奮的神經,他們追著羊群拍照,攆著牛群合影,有時又忍不住好奇,一定要找一匹備著鞍韉的馬,小心翼翼地騎上去,讓牧民牽著韁繩遛幾圈,過過癮,心里美滋滋的,仿佛真的在神仙洞做了一回“神仙”! 神仙洞南邊有一座天梯梁,海拔1700多米,梁頂上有幾道類似梯田而又不是梯田的遺跡,不知是何年何月何人所留,其真實用途是什么?令人頗費猜想,也頗有幾分神秘,更不知與神仙洞有無聯系? 神仙洞東北面,相距15公里左右,是著名的月亮湖,兩個景點之間有崎嶇的沙石小路相連,但只有越野車在當地向導的帶領下才能通行,一般人盲目亂摸是會迷路的。不過可以預見,隨著神仙洞知名度的,用不了多久,月亮湖——神仙洞——桃山湖——大峽谷——這條集高原湖泊、牧區風情、丘陵山地、濕地峽谷于一體的旅游環線就會形成,到時候,來神仙洞的游人將會與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