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式摔跤,參加人數多少不限,但必須是2的倍數。運動員不分體重、年齡級別混合編排。比賽采取單淘汰制方式,每輪淘汰半數,一跤定勝負。 蒙古式摔跤有專門的摔跤服,上身穿“罩得戈”,下身穿“套呼”,腳登高腰蒙古靴。“罩得戈”是用牛皮縫制的緊身坎肩,后背上有吉祥圖案貼畫,衣邊鑲有銅質泡釘,非常別致且堅固。“套呼”特別肥大,兩條褲腿各自分開,用系帶往褲腰帶上系之。有的摔跤手還在脖子上戴一五彩環叫“張嘎”。穿上全套摔跤服的摔跤手酷似一頭雄獅,威風凜凜。 專門歌手站在場地兩邊高唱雄渾嘹亮的摔跤歌,歌畢,摔跤手便跳著獅子舞步或鷹舞步上場,在裁判員的指揮下雙方激烈交鋒,使對手膝蓋以上任何部位著地都被認為取勝,因為傳統蒙古式摔跤沒有時間限制,遇上勢均力敵的對手,會持續較量幾個小時甚至一天。大型比賽前32名、中型比賽前16名、小型比賽前8名獲勝者獲獎。 在過去,冠軍大獎九九八十一為最豐厚,如馬九匹、牛九頭、駱駝九峰……也有一九獎、二九獎等檔次不等,F在旗以上的摔跤比賽中一般獎冠軍一匹全鞍馬匹,或配有銀質鼻勒的駱駝,另加錢物。一個好的摔跤手經常到各地參加比賽,能得到很多獎勵,因而也是富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