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圍場野生芍藥是多年生宿根草本,莖叢生,高50cm-100cm。羽狀復葉,小葉通常3裂,長圓形或披針形,葉脈帶紅色。花單生于莖頂,花梗長,花色有白、黃紫、粉、紅等色,少有淡綠色,花形變化多,有單瓣、重瓣之分。花期6月-7月。 芍藥繁殖以分株為主,于秋季9月-10月上旬(白露至寒露間)進行。耐寒,北方可露地過冬,而地上部于10月下旬于11月上旬枯死,次年又生長開花。喜向陽,喜沙壤土,喜排水良好。芍藥是中國傳統名花之一,具悠久的栽培歷史。《詩經.鄭風》(公元前2000年-前1500年)中有“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的記栽。古代男女交往。以芍藥相贈,表達結情之約或惜別之情,故又稱“將離草”。唐代詩人柳宗元及宋代詩人陳師道均譜寫過生動的、讓人回味的詠芍藥詩篇。由于芍藥適應性強,如含苞待放時切取,置5攝氏度條件下,可保持30天,成為當今普遍應用的切花之一。根可入藥。最佳采摘時期6月15日至7月20日。
|
![]()
![]() |